故事一:
道长指着枝头的一颗嫩芽,问弟子:“你能否掐断它?”弟子说当然可以。
“你能否掐断整棵树的嫩芽呢?”道长进一步问。弟子说,当然可以,把这棵树砍掉就是了。
有个寺庙,因藏有一串佛祖戴过的念珠而闻名。念珠的供奉之地只有庙里的老住持和7个弟子知道。7个弟子都很有悟性,老住持觉得将来把衣钵传给他们中的任何一个,都可以光大佛法。不想那串念珠突然不见了。
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,这是一个特困家庭。儿子刚上小学时,父亲去世了。娘儿俩相互搀扶着,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。
母亲没改嫁,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。那时村里没通电,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
清朝乾隆年间,闽南一带有一户大户人家,姓陈,娶了一个媳妇叫林秀娇。这个林秀娇又漂亮,又聪明,又贤惠,又善于理家,很得全家上下众人的喜欢,跟妯娌之间的关系以及跟邻里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很好。因此,人们
话说这一年深秋,北方已是万木萧瑟,而闽南还是生机勃勃,到处秋高气爽。乾隆皇帝再次下江南,微服简从体察民情。这一天,乾隆皇帝来到巧媳妇所在的村头一家饭店里歇脚休息,听到不少人在议论陈家大院出了一个
古时候,有一个员外,姓李,人称李员外。李员外有一个儿子叫李友杰,生得相貌俊秀,聪明机灵,李员外夫妇非常宠爱,正是捧着怕掉了,含在嘴里怕化了,精心呵护,唯恐有什么闪失。
在儿子李友杰一
唐伯虎与祝枝山同是江南四大才子,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,他们经常在一起饮酒作乐。有一天,唐伯虎与祝枝山又在一起饮酒作乐。祝枝山说:“唐老弟,都说你是风流才子,搞女人很有一套手段。如今城东头有一位寡妇
朱熹人称朱文公,是宋朝理学大师,也是孔孟学说的忠诚继承者,并对弘扬和发展孔孟学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史学家把程朱理学称作孔孟学说的一座里程碑。这里的“朱”就是指朱熹。
宋朝光宗绍熙年间
朱文公驶飞瓦
这一年农历五月初的一个晚上,朱文公做了一个梦,梦中土地神对他说:“大人呀大人,步文四乡百姓有难呀,您可要想办法解救呀。”朱文公连忙问:“土地神你何事惊慌?快说清楚。”
拍门石刻警后人
朱文公任漳州知府期间,除了办理公务、秉公办案之外,还特别注重开馆教习,办学授徒,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,使人们知书达礼,还鼓励年轻人参加科举考试。
文圃山的
林魁,明朝龙溪人(今龙海市角美镇埔尾村人),字廷元,弘治年间进士,历任户部郎中、广东参政等职。林魁治政清明,为人正直,刚正不阿,敢于指摘时弊,对百姓宽厚仁爱,深得百姓拥戴。在他的家乡,至今流传着
“酒肉穿肠过,佛祖心中留。”这句话流传很广,一般以为是济公说的话,几乎成了普通俗人和不真知佛法的学佛人,贪口福吃肉的依据。其若见学佛之人吃素,则往往会说何必执著。但是世人仅知济公的此句,却不知还
在清代光绪年间,有位江苏的贾先生,在上海租界洋行工作,深得老板信任。端午节前,老板派他去城南一带收欠款,到中午时共收得银洋一千八百多块。贾先生走了半天,早已疲惫不堪,就来到“十六铺”的茶楼,喝了
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棵又高又大的树。一位小男孩,天天到树下来,他爬上去摘果子吃,在树荫下睡觉。他爱大树,大树也爱和他一起玩耍。后来,小男孩长大了,不再天天来玩耍。一天他又来到树下,很伤心的样子。大
很久以前,在河南社旗出了个巧手泥匠叫王得财,他不但手艺好,还是个有名的孝子,人们对他都格外抬举。一天,一个姓赵的人来请他盖房子,这家主人很
大方,顿顿饭都少不了鸡鸭鱼肉,王得财心里很高兴。可过
古时候有一个乞丐,每天总是在寺庙的一个角落里静静地合掌念经,然后就去乞讨。每当有人施舍的时候,他总是面露喜色,不停地说:“因缘!因缘!”即使不给,他也会说:“因缘!因缘!”小孩子用石头打他,他也
提到被西方艺坛赞为"东方之笔"的张大千,人们往往惊叹于他的艺术成就,但摘下大师的光环,我们就会发现其实他一生的经历也是十分有趣的。
例如:他曾经当过一百天的“土匪”。那是1916年,
苏东坡除了原配妻子以外,还有七个妾,其中一个名叫“朝云”的,是年纪最轻的,既漂亮又聪明,苏东坡特别疼爱她。苏东坡还是一个在家修行的佛教居士,和佛印禅师交往很多。有一年冬天,佛印禅师到苏东坡家做客
有三个药商开中药铺:第一位药材商专门从产地购进货真质优的上等药材,根据进价定售价,差价不大,从不谋取暴利。按理说,这种诚实商人应该先富起来,可他的生意萧条,铺面冷清,只有少数知根底的人来买他的药
一个小沙弥在化缘的时候与一位农妇吵了起来,最后发展到动手打人。他扯破了农妇的衣服,农妇抓破了他的脸。后被赶来的其他和尚劝开,并把小沙弥送回了寺院。老法师了解情况后,对小沙弥一句教训的话也没有,就
杨希仲,蜀州新津(今属四川)人。他考试未能及第,在成都某家任私塾教师。这家主人的小媳妇年轻美貌,到学堂来调戏杨希仲,想与他做那些不该做的事。杨希仲义正词严的拒绝了她。当时,杨希仲的妻子住在乡下。
很久以前,有一位叫做朱耀宗的书生,一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。母亲为了让他不受委屈,就独自一人含辛茹苦把他养大,后来送到一位叫做张中举的老师那里去读书。在张老师的严格教导下,朱耀宗十五岁中了秀才,十
王昭君的故乡宝坪,有一棵两人合抱不拢的参天大核桃树,传说是昭君亲手栽种的,树下就是她家的宅地。在树荫掩蔽的地方,有一眼铜镜般的圆井,楠木作盖,楠木镶边,楠木垫底,楠木护口,和一般的水井实在大不一
从前,大别山脚下有一个农户,主人姓孙,名曰孙小石,妻子乔氏,有一个四岁的女儿。平时,孙小石在山坡上种地,乔氏就在家中操持家务看管孩子,顺便也养了一些鸡犬,生活虽然平平淡淡,一家人倒也过得恬淡闲适
永乐年间,有个秀才进京赶考,因为盘缠不多,路上半吃半饿。有一天,他正走得肚子咕咕叫时,刚好有个妇人送饭到田头给丈夫吃。秀才看着香喷喷的饭菜,直流日水,但又怕丢面子,不敢讲,只好装出一副斯文的样子
花果山上的三元宫,是整个云台山上最大的一座庙,里头供奉的是三元大帝,也就是三官老爷,关于三官老爷有好多有意思的传说。
据老辈人讲,三官老爷是玉皇大帝的三个外甥,只不过是凡胎肉身,出生
一天黄昏,一只美丽的天鹅被一个枪手击中腹部,因为失血过多,她终于还是晕了过去。当她苏醒过来的时候,看到了那只癞蛤蟆,那只曾经向她示爱的癞蛤蟆。本能的反感让她想振翅高飞,可是她连动一动身体的力气也
狗深深地爱上了狐狸,可他们却遇到了死神。死神说:“你们两个只能活一个,你们猜拳吧,输的就得死。”最后,狐狸输了......。
狗抱着死去的狐狸说:“说好一起出石头的,为什么我出了剪刀
在云霄与漳浦交界的地方,有一个小村,名为“罗隐井”,相传罗隐晚年隐居于此,直至被后梁朱温所杀。今天,在云霄、漳浦一带民间,罗隐的故事广为流传,很多故事还带上了神秘的色彩。关于罗隐的传说,比丘蒙、
罗隐知道坐不成皇帝,这一切都是灶神的罪过,就恨死了灶神。此后,吩咐家人,只用青柴烧饭菜。青柴烟多,熏得灶神眼泪嗒嗒滴,鼻涕汩汩流,连连打喷嚏,实在没法住,只得逃出屋去。罗隐举起大掸帚大喊:“柯(
晋江罗裳山玉髻峰东面的岩壁上,寥寥几笔镌刻了一匹被锁在栅栏中的马,人称“画马石”。画面长4.02米,高2.35米。相传这画马出自唐末著名诗人罗隐之手。
据说罗隐出语成签,他穷困潦倒,
云霄与漳浦交界的梁山下,满野遍园都矗立着大小不一的石头。相传,这些石头,本来是菩萨赶填北岐头的。北岐头坐落海边,罗隐井是北岐头的一个小村落,罗隐当时流寓于此,并在村中一井取水,于是,改村名为罗隐
相传,玉帝当初给人的寿命是20岁;牛听了,感觉有点少,向玉帝提议,自己减寿20年,让给人;玉帝同意了,于是人可以活40岁;后来,狗认为40岁,对人不公平,也向玉帝提议,自己减寿20年,让给人;玉
明万历年初,云霄罗田村(时地属诏安)出了一位廖总兵,他能抡动180公斤重的大刀。军事上,主张与鞑靼作战,是主战派的领军人物,因而得罪了主和派的当朝首辅(相当于宰相)张居正。
1570
清康熙年间,云霄竹塔村出了位太医廖泗阳。相传,廖泗阳年轻外游,偶遇异士,学得一手医术;成年返乡后,在四乡行医,颇有名气。泉州安溪李相国李光地与云霄陈天达是同窗好友,当年赴考,李光地病重,陈天达还
今云霄城内有城隍庙,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,至今有近三百年时间。农历五月廿三日,是云霄县“城隍公生日”。但城隍夫人生日,估计连城隍的庙祝们也说不清楚。其实,云霄还有一座城隍庙,它不在云霄城内,而在荷
质地坚实的石头会长草吗?在风景秀丽的梁山,有这么一块奇石,它呈圆柱形,高三十多米,直径约四十米。石头顶端杂草丛生,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,这就是蜡烛石。
蜡烛石的中间葬着云霄龚姓先祖,棺
知识点:刘公岛面临水云连天的黄河,背接湛蓝的威海湾,素有“不隅屏藩”和“不沉的战舰”之称,是扼守东陲海疆的军事重地,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——清政府北洋水师的诞生地,而且还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古战场
古代的时候,淮河北岸住着一家姓王的穷人,老夫妻俩过活。本来生的儿女不少,但由于穷,一个也没养活。年轻时还好,种着一片菜园,王老汉还帮人家干点活,王大娘给人家洗洗浆浆,日子过得还可以。老两口喜欢养
仫佬山乡有个村庄叫中寨,寨前有一峭壁深岩,岩洞中有一种石头,叫“鸳鸯石”。关于它,有这样一个传说——
从前,中寨有一个年轻姑娘,名叫勒耶,生得聪明、美丽,心地善良,是仫佬山乡有名的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