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| 故事典故 | 神话传说 | 民歌民谣 | 语言文字 |
当前位置:首页 > 故事典故 > 辽宁市县地名的由来

辽宁市县地名的由来

作者:不详来源:互联网2014-07-06 11:32:46

锦州:“锦州”一名是从辽代始称的,意为“锦绣之州”。公元911-926年,辽太祖耶律阿保机“以汉俘建锦州”,锦州之名始于此时。

铁岭:铁岭原为“铁岭卫”的简称,如同天津原为天津卫、沈阳原为沈阳卫一样,原来都是明朝军事组织的名称。有人推测此地或有铁矿,因铁而得名。也有一些民间传说,例如说在铁岭城内钟鼓楼那的一条路坚硬如铁,别的路到春天时大多都翻浆,而唯有那条路从不翻浆,所以就把这儿叫做铁岭云云。

大连:据史料记载,当时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已开始在中国传教,在传教过程中根据中国语言的发音,将今日大连湾标注为“dalian”,译成汉文便成为“大连”二字。因当时在该地正流行着一种盛装钱币的布口袋,名叫“褡裢”,堪为吉祥。而且大连湾口外的三山岛有两岛相连,形状酷似前后搭肩的“褡裢”,当地居民便称其岛为“褡裢岛”,将该岛以北的海域称为“褡裢湾”。但“褡裢湾”何时改为今日的“大连”二字?可追溯到清朝光绪五年,即1879年10月28日,北洋大臣李鸿章给光绪皇帝的奏折中,其中有“金州”、“大连湾”字样。由于朝官所倡,“大连湾”一名一经出现,便立刻在该地流传开来。1860年,英国舰队司令约翰·瓦特将该国军舰开进此地,在海图上标注为“dalianwan”即大连湾,用英国女王的名字将今日大连港一带标注为“维克特里亚湾”,将大孤山港标注为“奥典湾”。后来,日本人根据约翰·瓦特所制的海图,将“dalianwan”译为“大连湾”。沙俄统治时期,这里还有过一个俄国名字,叫做“达里尼市”。大连一名,作为特定的地名和行政区域而单独使用,始于日俄战争结束的1905年8月。当时日本取代了沙俄对旅大的统治,日本当局于8月27日,以辽东守备军第三号通告,将当时沙俄所起的“达里尼市”改名为“大连市”。

营口:营口在三国时称辽口,两晋时称历抹口,明朝时称梁房口,清代称没沟营,1866年(清同治五年)改称营口。没沟营演变为营口是“没沟营口岸的简化”(据《中国古今历史地名大辞典》载:“盗船三只闯入没沟营口岸…”。咸丰五年春二月(1855年3月)“拨师船五只驶赴牛庄没沟营口外攻剿…”。同年六月初十(7月23日)“复有盗艇三十二只直入口内扑岸。经兵勇轰击,毙匪多名,盗艇仍盘距营口…”。咸丰八年(1858年)“九月,英船一艘进入没沟营海口…”。同年八月二十七日(10月3日)“法军舰驶入没沟营海口…”。1866年以后,《清实录》的记载则直写营口之名。同治四年十一月(1866年1月)“拨津郡洋枪队防护营口”。因“营口一无所持,洋枪队驰赴营口后扼要驻扎…”。同治五年七月二十一日(1866年8月30日)“著费荫魁所带洋枪队五百驻营口”。同年十一月(12月)“设奉天、锦州、山海关兵备道…即于营口值班”。1867年1月3日,“增设营口海防同知厅”,清政府首次直接以营口命名地方衙门。《清史稿》在营口条下记载:清初有蒙古人在此张幕而居。蒙古人怎么在营口“张幕而居”呢?查清《圣祖实录》确实在康熙二十七年“拨张家口外巴尔虎蒙古暂驻牛庄一带游牧”,二年后分别安置在熊岳、奉天各地。正如《营口市志》大事记卷记载:“巴尔虎人以窝棚为居室,窝棚相连状似军营,因名营子。又因潮水沟在潮退时沟涸(无水),涨潮时沟没于水,故称没沟营。”)

© 2012-2030 minjian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QQ:3815864 e-mail:3815864@qq.com

吉ICP备16008406号-4   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4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