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窍不通 yī qiào bù tōng
成语故事
原文:《吕氏春秋·过理》:“杀比干而视其心,不适也。孔子闻之曰:‘其窍通,则比干不死矣。’”高诱注:“纣性不仁,心不通,安於为恶,杀比干,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。”后以“一窍不通”喻一点也不懂。
商朝的时候,有一个非常残暴的国王叫做纣王,纣王非常喜爱他的妃子妲己,一天到晚跟妲己喝酒玩乐,根本不管国家的事,也不管老百姓的生活过的好不好!他还听信妲己的话,杀了很多忠臣和无辜的老百姓。
有一天,纣王的叔父比干看不下去,就很生气的劝纣王说:“你呀!不可以一直沉迷在酒色里面,不可以乱杀忠臣和无辜的老百姓,你应该要振作起来,替国家和老百姓做点有用的事情呀!”妲己知道以后,心里很不高兴:“这个比干真多管闲事呀,居然敢管起我和大王的事来,我一定要好好教训他!”
妲己就跑去对纣王说:“大王!如果比干真的是一个忠臣的话,你为什么不叫他把自己胸膛剖开,把他的心肝拿出来献给您呢!”纣王听了妲己的话后,说:“对喔!我可以叫比干把心献给我呀!妲己真是聪明呀!”纣王立刻下令赐比干剖胸而死。
后来,这件事被记在《吕氏春秋》这本书中,其中有一段话:“纣心不通,安以为恶,若其一窍通,则比干不杀矣!”意思是说,如果纣王的心通了一窍,就不会做出糊涂事把比干杀了!
补充:从此以后,大家就把这句话引伸成“一窍不通”这句成语,用来骂一个人非常愚蠢或是很糊涂!
释义 窍:洞,这里指心窍。一窍都不是贯通的。比喻什么都不懂,闭塞、愚钝。
语出 元·张国宝《罗李郎大闹相国寺》:“啊,这老爹一窍也不通。”
正音 窍,不能读作“qiǎo”。
辨形 窍,不能写作“窃”。
近义 一无所知 目不识丁
反义 无所不知 全智全能
用法 用作贬义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。
结构 主谓式。
辨析 ~和“一无所知”。都含有“一点也不懂,什么也不知道”的意思。但~偏重在“明白”,常用于知识方面;“一无所知”偏重在“不了解”,多用于具体事物方面,也可以用于知识方面,使用范围较广。
例句 ① 他对这个专业可以说是~,却在那里夸夸其谈。② 对于绘画艺术,他是~。
英译 not to know the first thing abou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