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末清初,黄龙府(今吉林农安县)做为塞外小镇,当年辽金时期的繁华景象已不复存在,这里百姓的生活也很少引起朝廷的重视。
建于城中的黄龙宝塔也随着岁月的侵蚀变得苍老不堪,像一只倒立在地上的棒槌。麻雀、蝙蝠在塔身上做窝。每到夜里,一起风,人们就能听到从塔上往下掉砖头的声音,人们叹息说:“宝塔要倒了!”一些有钱的财主和官宦们便四处请工匠修缮,但是,无论技艺多高的工匠,都无法使宝塔恢复原貌,人们都认为这是不祥之兆。
有一天,街巷里响起了一声清脆悦耳的吆喝声:“锔大家什(注:方言。指大的日用物件)……”随着声音,一个身穿粗布衣裤的年轻箍漏匠(注:方言。早时当地人对锔缸、锔锅的手艺人的称呼)挑着小担姗姗而来,边走边吆喝着:“锔大家什……锔大家什……”
起初,没人理睬他,小箍漏匠从东街走到西街,从南街走到北街,不厌其烦地吆喝着“锔大家什……”,人们听得不耐烦了,拿出碗来让他锔,他笑着摇摇头,嘴里念叨着:“太小太小。”人们又拿出锅来让他锔,他还是摇摇头:“太小太小。”有人干脆抬来了一口大缸放在他面前,箍漏匠仍然笑着摇头:“太小,太小,我要锔的是大家什。”有个人气得喊了起来:“黄龙塔大,你锔得了吗?”
箍漏匠微微一笑,啥也没说,挑起担子就走,一转眼便不见了。人们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一时愣在那里。
第二天,漫天的大雾对面不见人,人们猫(注:方言。意为躲藏)在家里哪也不敢去,还有人焚香磕头,祷告上苍,认为灾难降临了。
就在大雾弥漫中,随着一声:“锔大家什了……”的喊声,叮叮当当敲凿之声不绝于耳,这时,拉风匣声、钉锔子声、敲瓦片声、熊熊大火燃烧的声音夹杂在一起,足有两个时辰,天开云散,气爽风柔,人们推开窗户一看,黄龙塔完好如初地屹立在古城中央,人们欢呼着蹦跳着走上街头,寻找那个锔大家什的箍漏匠,可人早走了。后来,人们都说,是神仙下界把塔修好了。
当然,这只是传说,解放后,政府曾两次出资修复宝塔,使它恢复原貌,使黄龙府的一大文化古迹得以完好地保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