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| 故事典故 | 神话传说 | 民歌民谣 | 语言文字 |
当前位置:首页 > 语言文字 > 台湾台南县各乡镇地名之由来

台湾台南县各乡镇地名之由来

作者:不详来源:互联网2014-08-05 19:12:54

11.大内 乡名取自大内村的旧称大内,以前移民先建北方一小庄称顶庄,东南方为内庄,因为此地在内方庄,所以得名。三百余年前,杨氏两兄弟由漳州府龙溪县迁来。长兄名杨内,住在“内庄”。弟弟名杨石,住于“石仔濑”,总称为“内庄”。光复后改为大内乡。

12.佳里 佳里原为平埔族西拉雅族萧垄社之社域,民国九年取境内地名佳里兴之佳里,改旧称萧垄庄为佳里街,光复后沿袭为乡名。

13.学甲 学甲即平埔族西拉雅族番社之译音地名,有一说为学甲即史椰甲社。

14.西港 地名由来有二说:

一是此地东方约三公里处,有直加弄港(今安定),因相对位置关系,本地乃取名“西港仔”

二是此地昔日大部均属海埔,西港是滨临汊港,因位于后营之西,故称之。

15.七股 地名由来有二说:

一是七股原称为七股寮,清道光年间有十六股首招佃开垦此地。七股寮即当时由七股首招来的佃户所筑茅寮的地方,后来发展为村庄。

二是据传此地形成海埔新生地后,有从福建省来台的七名移民,他们连袂前来共同垦殖一鱼场,名曰“七股塭”,此后就一直沿称“七股”。

16.将军 清康熙二十二年,施琅将军平台有功,清廷将本乡内的荒埔地,赐予施琅为世袭之业地,所以得称。

17.北门 北门旧名北门屿,此地以前是倒风港大舄湖内一滨外沙洲,因其在北方倒风港门户处之沙洲,所以得名。另有二说为:1.它位居台湾府北方而得名。2.它与青峰阙北方出入口有关。

18.新化 新化旧名大目降,是西拉雅平埔族(SIRAYA)的古地名,为平埔族大目降社聚居之地。明永历十五年(公元一六六二年),郑成功讨平大目降社,且将本地规划为承天府所管辖之新化里,其含意就是取“新归化之番社”。清朝时设大目降庄,后来汉人移入,日趋繁荣,就改名称为“大穆降街”。日本统治台湾时,改名为“大目降街”。民国九年,地方制度修改,大目降街改为新化街,是新化郡行政所在地。光复后正式定名为新化镇。

19.善化 由于明郑时期,本地是属于“善化里西堡”,民国九年时,将旧称“湾里”改为“善化”。“湾里”是从本地西拉雅族目加溜湾社沿用而来的。

20.新市 地名由来有二说:

一是相传十七世纪荷兰人占据台南安平时,将原居住于该地之西拉雅族人,迁移创建之新社址。

二是相传三百年前,山内方面的居民,运搬产物往台南府贩卖,常在此地树下休息,苦于无处购买食物果腹,乃鼓励新港住民(即新和村、社内村)到此地零售食物,以便利往来商客,而后渐渐聚集成一条小街市头,因此称之为“新市”。

© 2012-2030 minjian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QQ:3815864 e-mail:3815864@qq.com

吉ICP备16008406号-4   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4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