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| 故事典故 | 神话传说 | 民歌民谣 | 语言文字 |
当前位置:首页 > 故事典故 > 天津市县地名的由来

天津市县地名的由来

作者:不详来源:互联网2014-07-07 18:07:18

八里台:《元史》第29卷“泰定本纪”泰定元年八月躬诸***里台,因元代译文无定字,八里台原称八里带亲王属地,八里带为元世祖忽必烈之侄孙,封地在今八里台至六里台一带,迤西有防水堤衍称王顶堤,八里台是八里带亲王属地之通称,并不指特定之楼台,亦无距何处为八里之量化概念,杨文中说明六里台与七里台均未得出处,想是近代人以自八里台计算里程数推想得出。以上论据比较可信。

六里台:六里台地名出现于解放前,当时为一片荒地,处于海光寺与八里台之间,人烟稀少,当时仅有一个中日中学建于该处,以学习日语为主由日本军方赞助,授课教师有沈兼士、周作人……等,1945年日本投降后该校停办,校址移交于南开大学北院。1952年院系调整后又将该校转拨于天津大学土建系,两年后转给天津市工农速成中学,现在是天津师范大学北院,当时八路公共汽车即由东站开通至六里台终点站.这是在天津地图上首次出现六里台地名,其来源估计是按距八里台约1公里而臆测得出,并没有台的依据。

七里台:七里台一直到解放初仍无此定名,但人们都断想在八里台与六里台之间理应还有一个七里台点缀其间。1952年天津三大学(北洋大学、南开大学、津沽大学)进行院系调整,其中将调整后的北洋大学(已更名为天津大学)将由西沽北洋大学旧址迁至七里台现址。当时该地址有土地1500余亩,水坑数百亩,废体育场一座,财政局旧仓库一座、交通部电台一座、校区东邻卫津河与卫津路,当时为弹石路,东校门卫津河上有旧木桥一座名南国桥。建筑工程于1952年5月开工,大批砖、灰、砂、石源源运到工地。由于场地陌生,运输工人每每不得其门而入,有的运至南开大学,有的运到六里台寻址找收料人,进料较混乱。当时作者任建校总工程师,杜齐礼教授任工程组副组长,郭冰同志任材料组长,经三人商议便在校东门木桥处立上大木牌一个,上书“天津三大学七里台工地”,从此天津基建工人六千余人,运料工人及大车、汽车等都日日出入校门,七里台的地名也就随之不胫而走。1952年10月,天津大学校舍正式建成并在新校址开学,数千学生与教职工开始进入活动,八路公共汽车也由六里台延长至八里台作为终点站,七里台站名正式出现在校东门外,校部新印的信封也以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七里台作为新校址。天津市地图标出七里台为正式地名至今已51年,跨越两代历史。此一地名是无意中提出的,如今杜、郭二老均已仙逝,作者现年也已83岁,以上由来数百年后恐无人再知此地名来历了。

© 2012-2030 minjian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QQ:3815864 e-mail:3815864@qq.com

吉ICP备16008406号-4   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4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