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曲,原名“昆山腔”或简称“昆腔”,清代以来被称为“昆曲”,亦被称为“昆剧”。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,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,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,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“兰花”,享有“百戏之祖”的美誉。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“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”。
1、昆曲的发展
昆曲早在元末明初(14世纪中叶)即产生于苏州昆山一带,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、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,并称为“明代四大声腔”,同属南戏系统。
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、小唱,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。明代嘉靖、隆庆年间,民间艺术家魏良辅等在原先昆山腔的基础上,汇集南方和北方各种曲调的优长之处,同时借鉴江南民歌小调音乐,整合出一种不同以往的新式曲调,演唱时注意使歌词的音调与曲调相配合,同时延长字的音节,造成舒缓的节奏,给人以特殊的音乐美感,这就是流传后世的昆曲。
到了万历年间,昆曲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,万历末年还流入北京。这样昆山腔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,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,因此昆曲又被称为“百戏之祖”、“百戏之师”,有“中国戏曲之母”的雅称。
从昆曲的历史发展上看,18世纪之前的400年,是昆曲逐渐成熟并日趋鼎盛的时期。在这段时间里,昆曲一直以一种完美的表现方式向人们展示着世间的万般风情。正是这种富丽华美的演出氛围,附庸风雅的刻意追求,使得昆曲日益走向文雅、繁难的境地。18世纪后期,地方戏开始兴起,它们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演出格局,戏曲的发展也由贵族化向大众化过渡,昆曲至此开始走下坡路。20世纪中叶,昆曲败落之势更显,许多昆曲艺人转行演出流行的京剧。新中国成立后,大力扶持和振兴中国传统的戏曲事业,昆曲有幸得以重获新生。2001年5月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昆曲艺术入选第一批“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”名单。
2、昆曲行当
因为早期昆剧属于南戏系统,所以它继承了南戏的角色行当体制,同时兼收北杂剧之长,以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、外、贴七行,作为基础角色,早期作品《浣纱记》反映了昆剧初创时期的角色分行法,即除遵循南戏的七行之外,还借鉴了元杂剧的小末、小旦等设置法,更增设小生、小旦、小末、小外、小净五行,共十二行。
昆剧的角色分工随着表演艺术的发展,也越来越细致。嘉靖、道光年间,昆剧角色行当,将原有的“江湖十二角色”,与后来出现更细的分工相结合,在“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”五大行当之下,又细分二十小行,称作“二十个家门”。
在“生”这个家门中,又分为官生、巾生、鞋皮生、雉尾生,用以表演不同的角色人物。
旦行也细分为老旦、正旦、作旦、四旦、五旦、六旦,但实践中还有一个贴旦,共为七个家门。
此外,净行分大面与白面,大面脸谱以红、黑二色为主,故有“七红、八黑、三和尚”之说。白面大多扮演反面人物,除眼纹外,全脸皆涂以白粉,通常又分成相貂白面、褶子白面、短衫白面等。
末行又细分为老生、末、老外。昆剧老生不分文武。
丑行又分为副(又称“二面”)和丑两个家门。其区别是副的面部白块画过两边眼梢,而丑只画到眼的中部,副常穿褶子、宫衣、袍,而丑多穿短衣。
昆剧的各个行当在表演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程式和技巧,这些程式化的动作语言在刻画人物性格、表达人物心理状态、渲染戏剧性和增强感染力方面,形成了昆曲完整而独特的表演体系。